~ 念頭是即生即滅,有哪一個念頭可以掌握另一個念頭?身體是剎那變異,能用哪一個身體去掌握另一個身體?沒有找到生命的源頭,沒有找到造物主,生命就是無常、多變、不穩定。
~ 不離開心生一切法的觀念才是正知見,偏離心的知見一點點。心是生命的源頭,是人該找到、該呈現的地方。
~ 心無形相但活潑有力,可以不斷造出現象。因為無相,所以心是最穩定的。
~ 修行是自我負責,生命的源頭起什麼作用,當下就現出相應的因果。
~ 現象在哪裡、能量在哪裡,心的作用就在那裡,心的含攝就到那裡,所以心不等於現在的身體,不等於現在的觀念,不等於現在的情緒。現在的觀念、情緒、身體、關係、環境,只是心當下所生所造。當執著心所生的當下作用為自己,執著我是某某人,就離不開這個某某人所相應的病、人格、關係,人就卡在這裡。
~ 不能解決生命課題,是因為根本沒有看到問題所在,沒有針對問題而努力是不切實際,改變的希望必然落空。妄想、嫉妒、排斥、人我、是非,這些不改,嘴巴念阿彌陀佛,心中很多惡念、煩惱、執著,到最後會修出什麼樣子?修出人格扭曲。人格太扭曲就成魔、成邪,人如果講話諂曲不正,絕對是心起不正的念,不正的邪念就會滋養魔的作用、三塗惡道的作用。所以要看清楚自己的心,在禪堂是一個樣子,出禪堂還是這個樣子。在禪堂知道一切唯心所現,心是空、無我,出了禪堂還是知道一切唯心所現,心還是空、無我。
~ 修行人不知道心法,沒有做內化的工夫,人格沒有提升改善,越是用功,越是難以進步。所以要觀察檢討自己有哪些毛病,努力讓心沒有諂曲,心中有光明、自在、空、覺、明,就是修行。
~ 悟道就是清楚看到、經驗到心,沒有悟道的人,生命就依著錯誤觀念的小道去實踐,雖然羊腸小徑的風景可能很美,大多崎嶇難行。人如果追逐變化,執取小能量範圍而活,就無法找到不變的生命源頭。
毗盧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