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悟後修才是真修 – 3

June 30, 2023

修行是很縝密的。有人講:「我念佛,有信心,阿彌陀佛就來接。」這不縝密。不是念佛、有信心,彌陀就來接,還要做種種加行用功才可能。就像悟道以後,因為還有累劫的習氣執著沒有除,必須淨除現業流識,不是悟道了就沒事了。好比學數學,先學數數字,再來學四則運算、學方程式、學各種函數,乃至於學低等微積分、高等微積分、工程數學、線性代數等等,一直往上學更難更複雜的。這樣的世間學問,你都不一定能考及格,修行怎麼可能這麼簡單:念佛、佛就來接?

修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為什麼簡單?一切不離心法,一切是心所生,破執著回到清淨心,就是一條直路。為什麼複雜?眾生有很多執著,每一個執著點都是岔路。一個念頭覺得這個人、這個事好或不好,就是一個岔路。一個念頭昏沈,就是一個岔路。一個念頭煩惱,就是一個岔路。一個念頭和正知見不相應,就是一個岔路。修行的岔路是無量無邊,世間人要修到博士就要經過很多考驗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更不用講修行必須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因緣、每一個環節都要對,一路都要對才可能證果,是更加困難的一條路。

修行很微細,也要很謹慎,不要覺得自己現在這樣修就可以了。不行的!師父的話你不聽、不照做,一定會增加很多很多輩子的輪迴。真的要醒醒!你現在修行的內容,是誰教你這樣做?有什麼人是這樣做而成道的?

師父常提到《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第一個「入流亡所」就是沒有分別、沒有煩惱、沒有善惡是非,不往外面看。「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沒有動相、沒有靜相,就是沒有二元對待。要到「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才是破無始無明。破無始無明才能往內契入涅槃,相應佛菩薩的法身,所以「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往外起菩提作用跟眾生的因緣相應,所以「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過程有多少關卡!第一個「入流亡所」就很難做到了,入流簡單講就是不攀緣,不往外面看,只看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對外面有定義想法,妄想攀緣的心死掉。死到究竟了,清淨本心、法身才會活。

師父為什麼停止講《圓覺經》?我們講佛、法、僧三寶,有佛才有法,有法才有僧。佛是清淨本心,法是實相,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法是依佛而有,有佛說法才有經。也就是說,清淨知見必須依清淨心才有,沒有開悟、沒有清淨心,是不會真正懂佛法的。僧是清淨自活的人,以清淨來養活自己、讓自己變成清淨的人才是僧,所以僧是為了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而修行、而入法的。因為要入到佛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有南傳、大乘、密乘,才有禪淨律密教。這些法門是為了讓人契入到經義,也就是了解經典真正的意義、了解宇宙人生實相的道理。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