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悟後修才是真修 – 4

July 7, 2023

自己的執著習氣必須先破掉,符合經真正的意義,法才能入心,所以《法華經》講:「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佛才能夠懂佛的意思,所以不要怕不了解佛經,就怕你不是佛。要了解佛經,就必須從法門而入到法的真正意思,就是了解佛的心。修習佛法的宗派,如果不是入到經典所講的意義、不是入到佛教導的宇宙人生的正確知見,就一定有所偏。

佛法跟外道的差別就是知見。不是以破執著、除習氣為修行,不是以契悟本性、證菩提涅槃為修行,就是外道。佛法的外道有很多,知見偏差、修錯了就是外道。不是剃頭、穿袈裟或是穿居士服,有在念佛、誦經、打坐、拜懺就是佛教徒。自己還沒有入道、沒有成道,習氣、執著、煩惱、妄想都還很重,不是外道是什麼?難道有在證明佛教的有效嗎?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在修行,不要以為自己是佛教徒,還差很遠。 

經典就是法,為了契入經典的意思而有法門,所以法門是用來實踐而契入經典意思的途徑,僧就是實踐修行法門的人。經典的意思就是真理,例如《圓覺經》講:「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師父跟你講:不要分別,在實相當中、一合相當中,佛、菩薩、眾生都是心生出來的作用,都是如是而有,所以於實相中沒有菩薩、眾生的妄分別。然而你不懂什麼是圓覺自性,不懂什麼是實相,你一起念頭就煩惱、人我、是非,心都是上下起伏,講這個對你一點用處都沒有。你做不到這些道理,它跟你實質心的狀態差太遠了。所以師父沒有繼續講《圓覺經》,而是糾正大眾修行的觀念知見,讓大眾提起道心。如果連修行觀念都還不正確,怎麼能了解經文的意思?

要聽到真正的法很難,要依真正的法修行很難。真正的法是要去實踐、去證的,沒有證就代表無明、執著、習氣沒有破,代表修行沒有到位。中國佛教的特色就是講經,這裡講、那裡講,講得很高,講得天花亂墜,卻做不到。自己的習氣執著不破,了解這些道理的意義不大。佛法是一種自我實踐、自我努力,是用佛法來破執著、除習氣。所以很多人修行很久,其實是亂修一通。學佛的路很複雜也很簡單。簡單就是一切是心所生,迴光返照,直破無明,直下承擔。複雜是因為每一個心念都是一個岔路,每一個習氣都可能讓你亡失正念。所以修行一定要跟祖師學習。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