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悟後修才是真修 – 6

July 22, 2023

師父的責任就是引導大眾提起道心,趕快破執著開悟,悟道後能夠自己慢慢去走修行的路。講經講再高、再有智慧,如果對大眾沒有幫助,大眾不能進步、不能開悟解脫,講這些有什麼用?師父都替大眾著急,現在世間太亂了,你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修行。如果你在的地方發生戰爭了、有災難了,或是你生病、煩惱了,你還能用功嗎?悟了道還要時間去用功才能成道,才能了生死不再輪迴。你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少時間用功,所以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師父教給大眾的是佛法的核心知見,是經典的意思,是佛的意思、祖師的意思,是真正修證的路,不是道聽塗説的。師父也是根據佛、菩薩、祖師所教,不斷破執著、提升。佛從皇宮出來就是先出家,再來學習、用功、修禪定,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佛悟道後才開始講經。祖師也都是按照佛修行的這條路來修,基本上都是先悟、後修、再證。禪宗是以先悟後修為正修,大乘任何宗派的祖師也都是以這個為主軸而修、而證、而傳,是有一致性的,這一條路是很清楚的。以不生滅性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禪宗是這樣修,天臺、華嚴、淨土也是這樣修,不是這樣修的就是外道。

很多人學淨土,說:念佛,佛來接。《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得很清楚:「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都攝六根是什麼狀態?看到、聽到、想到,都沒有善惡、是非、對錯、人我,心已經不出流了。你第一步就做不到,心離佛那麼遠,佛怎麼接得到你?不要自己一廂情願。南傳也有很多宗派,不管南傳什麼宗派,斷掉我執證果,這是共通的目標。大乘的共通目標是斷掉我執法執、證果,密教也是這樣。難道還有別的路走嗎?

以前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村的村民負責供應皇宮的用水,從他們村走到皇宮要五十里路,村民走了幾年後就抗議了,說:每天都要走五十里路來送水很辛苦。後來國王就把這個村到皇宮的路改稱為三十里,村民就很高興,說:我們現在每天只走三十里路就可以了。

大眾千萬記住:大乘宗派的觀念絕對是一致的,不一致的絕對是外道。沒有成道,就有外道的因緣,因為還在道之外,怎麼可能真正懂經典的意思?所以律宗、天臺、華嚴、唯識、淨土、禪,所有宗派都收到一致的知見:以不生滅性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只有這一條路是佛要講的,是祖師要做的,是我們要修的。其他的方便,念佛、誦經、拜懺、持咒、觀想、在家、出家…,都是為了達成以不生滅性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