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修行是破執著,可以從哪些比較簡單的層面去破執著,然後再一步一步深入?
答:簡單講,哪裡有煩惱,哪裡就是執著。平常生活中跟家人、同事、朋友相處,讓你起煩惱、心起伏的地方,就一定是執著。再細一點,靜坐迴光返照參禪時,念頭作不了主,有念頭起來,每一個念頭都是執著。每個人對一個人、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成見、定義,但是自己的認為跟事實不吻合,人的看法是因自己的執著而有。人放不下自己的認為,又無法接受事實,就在自己的認為跟事實的距離當中填進去情緒,心就不穩,就有生氣、煩惱、憂愁、失望種種情緒。
問:那我應該改變自己的想法去接受事實?
答:可以。接受事實就能改變想法。我們講隨緣,就是接受事實的意思。事實是很多條件的組合,是緣起而有、是因果而有。跟事實過不去的人是愚癡,自己的想法不是事實,而是一廂情願。修行人是要努力把事實變好,接受事實之後把事實變好比較實際。
問:在世間運用佛法去做人做事,就比較善良老實,但是可能反而會遇到一些挫折。而其他人可能運用一些心計謀略,反而過得更順暢。
答: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佛法的因果世界裡沒有人可以吃虧,也沒有人可以佔便宜。你怎麼對人家,人家就怎麼對你。從歷史來看就知道,沒有巧取豪奪、用心機能夠長久的。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用心機去取得東西,這個東西不長久,而且這種人不耐相處。所以不要覺得為何做很多壞事的人卻很富貴,那樣的富貴不長久,並且他已經種了地獄因。好比一個人還有一些存款,現在花錢很大方,有一天就沒有錢了。因果是公平的,因果就是宇宙法界裡面最大的法律,沒有人能夠違背,佛菩薩也要符合因果。
問:破執著和開悟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開悟是要破除所有的執著,還是執著破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悟?
答:執著破到一定程度就會開悟。打個比方,開悟就像冰開始融成水,但是冰要完全融成水需要一段時間。縱使開悟,還是有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要保任涵養,就是要把開悟的狀態保持住。當過去習慣的念頭起來、習氣起來,悟的狀態就又不見了。好比雲層破了一個洞,太陽光射下來,就是悟道。如果雲層又遮蔽住,陽光又照射不下來了。所以開悟以後的修行就是要隨時保持開悟的狀態。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