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悟後修才是真修 – 8

August 5, 2023

 

簡單講,開悟就像一個東西破掉,好比蛋殼破掉,它是一個具體的狀態,它不是「我懂了、我了解了」。心好像被一個殼子包住,開悟那一刹殼子破掉,心會覺得空、覺、自在、解脫、無我,是一個很具體實在的狀態。沒有悟道的人是不會懂的,所以你不用去猜它。

開悟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因為心性是本具。這不是難跟簡單的問題,就是要去做。沒有開悟,心不會清楚明白,沒有不生不滅的本性為因,就會繼續輪迴。開悟是停止輪迴的基礎,沒有開悟就沒有了生死的因緣。所以按照師父教的去做,每個人都有清淨心,破執著、開悟是早晚的問題,只是你要去做。就像珠寶藏在你自己家裡面,你不知道在哪裡,要想辦法找到。

問:師父說煩惱的地方就是執著,這個我明白了,但是生活中實際執行時還是不容易達到。比如說修行中要克服困境,或是工作要進步也會有不高興,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做?

答:工作不高興或是遇到困難,應該是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有很多方向,可能是情緒管理能力不足、技術能力不足、或是社交能力不足。當能力足夠了,就不是問題了。另外,靜當中要用功。就像刀子用了要經常磨,不然就鈍掉了。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對境練心,遇到煩惱能夠破、能夠轉,就要多靜坐、多攝心。

問:如果感受到真我的狀態,也知道無明、執著、習氣都是心生的,而且已經把這兩者很清晰地分開了,卻不能夠止住這種無明的產生,這樣是開悟嗎?就是我很清楚執著、習氣、無明不斷在產生,我就迴光返照回到本來,然後這種無明、雜念、煩惱就很快消滅掉。這種狀態是開悟嗎?

答:首先「分開」就是一個問題。分開就有一個能知道的我跟能分的境界,還是兩個東西。悟道是沒有能所,是絕對一元的境界,不會有一個能知道的我跟所分開的境界。

你現在的狀態是有一個能夠知道你妄念的東西,這是屬於一念無明,跟不生滅性為因的無始無明沒有關係。這是無明的作用,屬於無明的枝葉,不是無明的主幹。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用功是可以,但是這樣觀頂多有定境,可以破掉一些簡單的煩惱,要再深入就沒有辦法,也無法真正開悟。縱使因為這樣觀而開悟,也很難保任。要開悟,要保任,非參不行!所以一定要用迴光返照,一定要起疑參「念佛是誰?」或「誰是我本來面目?」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