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上山路,須問過來人- 4

September 26, 2023

心起作用,同時有念頭、身體、山河大地,這現前的法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凡夫由於無明障心,不知道現前的身體、念頭、山河大地是一個整體,而認為有一個「我」,這是假的我、我執的我,還有一個「我所執著的外在現象」,就用這個假我去取、去攀緣他所認為的外在現象。所以凡夫的心是隨著境界的變化而動,心念動,境界就動。之所以有這些念頭,是因為境界壓迫,我執會隨著心所生的一切法、一切現象而攀緣,而起貪嗔癡慢疑邪見,心不是主動起念的,是被動起念。一起念就生一個念,心變了,境界又變了,這樣就不斷生滅、生滅……,就有輪轉、輪迴。

當無始無明破了,清淨本心現前,依於真空的心起作用,同時作用馬上銷歸自性真空,不會從假我當中起一個念去攀緣心生出來的法,才能即作即了、即有即空,才有所謂的當下。這樣隨時是真空妙有,隨時是涅槃狀態,就是念而無念,生而無生。因為是無我而生、依真空而生,作用被空性空掉了,所以可以生而無生。《六祖壇經》講:「有念念成邪,無念念即正。」因為有念就變成生滅,無念不是心死掉,是依於真空而起念,安住空覺,當下起念、起作用,現象就變化,變化的同時馬上歸空,當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隨時是涅槃,就是所謂的無生境界,就是無住生心。這不只是理論,是一個修證的境界,證道了就是這樣。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有種種顛倒,修行人不能成就無上菩提、成就佛果,乃至於成為聲聞緣覺,更糟的就成外道、魔王或魔眷屬,都是由於不知道兩種根本而錯亂修行,所以不能證得菩提涅槃。好像要煮沙子成飯,經過無量劫只能稱為熱沙。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佛對阿難開示,一種是無始生死根本,就是你現在跟諸眾生一樣,以攀緣的心為自性。會觸境生念的就是攀緣心,看到境界就會起念,因為心裡面有一個相應的執著。雖然凡夫的清淨本心被無明包覆住,還是可以起作用。當心起作用,會有念頭、身體、周圍的關係、環境,凡夫就以色身為自己的身,以攀緣心為自己的心,不曉得念頭、身體、關係、環境都是自己心生出來的因緣果報,就會再起一個念攀緣。第二個就是無始以來的菩提涅槃,本來清淨的體,就是你現在識精元明,就是現在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個心,這個心能夠生一切相用,能夠生出、緣起出一切因果,但是這個心本身不在因果裡。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眾生因為不覺自己的性淨明體而流轉。師父說法、諸位聽法,你聽到聲音,你能聽的這個心的本性不會隨著聲音消失而消失。這個緣過了,你能聽的能力還在,隨時都能夠聽,這是你本具的心性。本性隨著自己的因緣果報入到現在的色身,縱使將來入到地獄、餓鬼、畜生,形相變化了,但是本性都不變。清淨本心起作用,緣起出當下的因果,本性又入於一切的因緣果報。本性不會因為入到什麼法界而不見,所以說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凡夫眾生都用攀緣心為自性,無法契悟自己本具的清淨心。本具清淨心可以起一切作用,天人、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包括淨土,都是心所起的作用。這個心可以起作用,但這個心不是作用。師父說法,你心聽到沒有?聽到,清楚明白。但是師父說法的聲音不會黏在你的心裡面。諸法不相到,當處即涅槃。要慢慢體會這個道理。

因為清淨本心被無明包覆住,產生出妄想心,就會認為一個「我」跟「我所攀緣的現象」,南傳就是要把「我」斷掉,斷掉見惑、思惑,而入偏空涅槃。「我」的範疇就是見惑、思惑,有「我」就會起貪嗔癡、起無明,就有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所以要把無明破掉、斷掉。這個無明是一念無明,不是無始無明。南傳並沒有眾生皆有本具佛性、本具清淨心的概念,所以不會去破無始無明而取涅槃。好比他拿的地圖沒有這一塊,所以他不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南傳的修行是把一個現象、一個現象處理,定、破、定、破…,修行階次很清楚,所以功夫紮實。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