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講大梅法常禪師的公案讓大眾體會古德的道心。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唐,752-839)
襄陽人也,姓鄭氏,幼歲從師於荊州玉泉寺。初參大寂,問:「如何是佛?」寂曰:「即心是佛。」師即大悟,遂之四明梅子真舊隱縛茆燕處。唐貞元中,鹽官會下有僧因採拄杖迷路至庵所,問:「和尚在此多少時?」 師曰:「秖見四山青又黃。」又問:「出山路向甚麼處去?」師曰:「隨流去。」僧歸舉似鹽官。官曰:「我在江西時曾見一僧,自後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師答以偈曰:「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引自《五燈會元》第3卷)
唐朝大梅山法常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法嗣,他是湖北襄陽人,小時候就在荊州玉泉寺出家。他長得很清秀,個性很正直,經書一覽必暗誦,更無遺忘,也就是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心是自己的,要有就有、要空就空才是自己的。凡夫是要記的記不住,不該記的都記下來。古人因為心空、清淨,像鏡子一覽無遺,現代人是一看就知道哪一件衣服好看、哪一道菜好吃,都記得清楚。習慣了就記得很熟很牢,但是很不幸的凡夫習慣的都是貪嗔癡。
法常禪師二十歲受戒,後來去參禮馬祖道一禪師。當他第一次參禮馬祖道一禪師時就很直接問:「如何是佛?」不像有些人講話拐彎抹角。一個人對修行有多認真就看他講話做事,修行人當然問修行的事、解脫的事。從一個人問的問題或罣礙,就知道他程度在哪裡。如果你罣礙的是成佛解脫、菩提涅槃,恭喜你,你快要成就了。如果你放不下的是世間的人和事,那你要多警惕,六道有望,出纏無望。修行人以道為主,放不下佛法才是修行人。
法常禪師單刀直入問「如何是佛」,馬祖道一禪師就答:「即心是佛。」法常禪師言下大悟,這就是「師資道合」,師父已經證道了,徒弟準備好了,一指示就能點石成金。表達溝通不在語言,語言只是溝通的助緣,最重要的是看這個人心開與否。心開即能納受正法,心不開就算聽聞正法也是馬耳東風,右耳進、左耳出,無法納受。法常禪師有求道的心,所以聽一句話就開悟,因為他真正想要,點一下就知道了。
法常禪師開悟後離開馬祖前往四明,在山裡結茅隱修,斷掉一切外緣。知道自己本具的心,就繼續保任安住,一重又一重地破惑顯真。唐朝真元年間,鹽官齊安禪師會下的一個僧人來到法常禪師的茅蓬附近採拄杖迷路了,無意中來到法常禪師的茅蓬。這個僧人就問法常禪師:「和尚在此多少時?」對佛而言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是真理的顯現,對禪師而言每句話都在說明心性的道理。法常禪師就回答:「只見四山青又黃。」
講到這裡我問你:法常禪師回答「只見四山青又黃」,青有多青?黃有多黃?青何時青?黃何時黃?見如何見?什麼時候青黃不接?你懂嗎?這是最基礎的公案。
那位僧人又問:「出山路向什麼處去?」法常禪師就回答:「隨流去。」每句話都是講心性的道理,隨流,你隨俗流、隨聖流?你怎麼隨流?我在講,你在聽,聽到了,你往哪邊流?那位僧人回去後就把這件事情告訴鹽官齊安禪師。鹽官齊安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弟子,算是法常禪師的同門師兄弟。鹽官禪師就講:「我在馬祖道一禪師那裡見過一個僧人,之後就不知道他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是這個人?」於是鹽官禪師指示這位僧人去請法常禪師下山。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像師父講了半天就像對牛彈琴。同參才知道同參事,不是同參就不知同參事,同參什麼事?如何同?如何參?心太粗就是執著妄想太重,心不夠細就入不了師父講的。
這個僧人就去請法常禪師下山,法常禪師以一個偈子來回答鹽官齊安禪師:「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餘。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聽起來是很美的一個偈子,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有空可以背下來多加參究,不要浪費時間空口說白話。
大眾住得不夠深,就看不懂這個公案和偈子。佛、菩薩、聖人看得出你的心思,連鬼神都看出你的心思,因為你的心很淺、很世間化,你的心太貪執、太心外求法,所以你的一舉一動很容易被知道。要練習躲裡面一點點。修行是妄想無明分分斷,智慧清淨分分顯,越來越深,直到究竟空覺,剝了一層還有一層。且問諸人:出山路向甚麼處去?參!
~ 毗盧 妙參
註: 摘自[趙州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