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有正知見,正確的知見 — 心生種種法生、無常、因緣果報,這是屬於理相上面的了解。
但是理要有境來磨,知道理是一回事,境界現前又是一回事情。如果境界現前,理就不在了,那你不是真正知這個理,你對這個理還不夠紮實,還要磨鍊。如煉鋼一樣,要煉出一把寶劍,要錘、要煉,這就是對境要練心,練什麼心呢?練你這個理心,真空的理,無常的理,緣起的理,心生種種法生的理。你所思、所想一離開這個範圍就代表失敗了、就代表輪迴、就代表無明、妄想、執著現前,這就是練了。練習就是這麼練,煉鋼就是這麼煉,修行就是如此。
修行就是帶業、轉業、消業,業從心生,轉業還是從這個心,消業還是從這個心。如果事來磨時,你偏向事,代表息重智慧少。如果事來磨時,你能夠回到這個理,代表智慧多,代表你能夠貫穿到事,這個要清楚。這個不突破,修行不能進步,不管開悟也好,沒有開悟也好,還是這樣磨,還是這樣練,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條路,這樣才能把理紮根,如樹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