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佛法不是以妄想發心,切莫以見聞覺知論斷,須是收起草鞋,腳踏實地,步步契理心安,始能事事無礙,得大解脫,大自在,上報四恩,下濟三途。
夫佛法弘法,需要心量,需要願力,需要戒行,需要智慧,需要慈悲,需要證量,需要方便,需要鉗錘鍛鍊,更需要相應後而一門深入。
豈是網上查找資料,覺得好就可以傳揚,更不是道聽塗說以訛傳訛,以為功績教化。如此則是知見混亂,以為廣博,世智辯聰,以為境界,學人須先入宗脈,一門深入,破初關,過重關,出牢關,後見惑斷,思惑漸斷後清淨,參以佛經教為核心,始可慢慢謹慎而融通各宗派知見,修證。在此之前所謂融通廣學皆是雜修。
禪宗一脈,念起即覺,覺之即空即斷,參究本來,關關破,直至向上一路始得正途,除此之外,一切商量,皆識心生死過咎。
鍛鍊學人,猶如治眼疾,金針刺眼,稍有不慎,睛則破矣。當知藥皆治病,故須深詳藥之品名,溫寒,量多寡,配方,沖合,煎熬次第,飲用先後,忌食禁口等等。若環節脫落紊亂,不但舊疾未除,雖有良藥,反增新毒,參禪修證一門,切忌分心散力,若偷心不死,攀緣塞心,必然皆成雜修妄議之輩,實難合轍聖流。
未有生死切心,難知生死高遠,未有真修實證,一切法皆成戲論,自修如此,度衆弘化更是如此,人皆好為人師,不知斤兩輕重,不知法之次第,清濁,更須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慎表己思。
凡夫不覺,殊不知汝是何人,師又是何人,欲揣測師意,如以蠡測海,驢年去在。
自利途尚遠,
何能利他見,
己事不知辦,
妄心戲論遍。
己事猶未辦,
侈言利何人,
本是無心了,
卻成葛藤教。
學人當知,關未破,執未斷,惑未明,覺未真,空未圓,縱有妙論皆是戲論,無有真實。故學人於四威儀中,一言一行,當謹之,慎之,戒之,遠離戲論。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