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即無生死 – 2

May 7, 2023

 

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沒有不證本心而能夠成就的,不是只有禪宗講這個道理,而是禪宗把它講得更清楚。我執習氣就是生死的根源。學禪、學淨、學律、學密、學教或是學南傳,哪一種法門可以不用破我執習氣而有一條活路走?沒有。修行的法門再殊勝,都是依據破我執、除習氣才有的,否則這個殊勝只是嘴皮子工夫。沒有破我執、斷我執、除習氣,一個法門再殊勝,不是魔說就是邪說,不然就是外道知見說。

大眾要好好努力。現代一般學人,嘴皮子工夫都比較厲害,光會講自己學過什麼、聽過什麼、看過什麼。像師父教的這個方法,墨西哥居士大多能做到,為什麼大眾做不到?你能做到迴光返照、無念、空覺,就算入門。否則學再多都只是知見薰修,無法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你做到無念,有真正的空覺,這時才開始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如果還做不到無念,你每一天的起心動念,一方面招感業報而受報,一方面又在造新業。

念頭是造業的因,就是種子。如果一個念頭起來,你又繼續起念頭,就是基於現有的業,心外緣境而繼續造業,繼續種六道輪迴的因。當你做到無念、有空覺,念頭一起來,馬上照破它,馬上回到無念,種子就不會成形,當下就破掉了。這樣就能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的業種。當下現業,業消了,流識也空了,空覺成就了,慢慢就能成就聖果。聖果就是空覺的果。

如果你不想解脫、離苦得樂,聽到師父教的這個法門,你只是覺得聽起來不錯,你不會想用這個方法修行。如果真正想用功,它對你就有很大的幫助。師父不斷從各個方向,說明這個法,就是希望大眾不斷聽、不斷學習,把諸位的疑惑破掉。因為這個方法要陪你一輩子,是很嚴肅的事情。你不會用這個方法,今生修行很難有希望。這是一個捷徑,用這個方法很快可以達到無念,乃至於開悟後要保任涵養也要這樣做,才能收斂我執習氣。

無念是無生死的開始,大眾要把這個道理放在心上。你如何做到無念?真實迴光返照。

假設身體後面就是臨濟禪師講的無位真人,沒有形相真正的人,它沒有特定的形狀位置。假設身體後面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你用眼睛往外看的作用力量,直下地迴光返照,直接從身體看穿。從身體看穿的意思就是:不要有身體的感覺,但是可以有身體這一個參考點,用眼睛往前面看的這個作用的力量,迴過來直接往身體後面直下照去。這樣迴光返照,自然沒有身體的感覺。

用此法時也不要想:眼睛在身體裡面,我要照穿這個身體。這樣是多一個妄想。這個方法不是叫你想、叫你分析,只要直下往後照。就像一個探照燈整個180度往後照,自然有收斂的效果。往後照要專心,就像拿手電筒往後面找東西,就是要把它找到。很急切想找到本具的心,自然能夠收斂妄念習氣。

用八識的角度來講,八識田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種子。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起心動念都在裡面。將來因緣到了,種子就成熟。內心有我執習氣,外面有因緣環境,當內心的執著習氣跟外面的人時事地物相應了,因緣和合了,就有所謂的境緣。如果一個人內心沒有執著習氣,外面怎麼好、怎麼壞,念頭都不會動,也不會有什麼煩惱、情緒。

所以不要覺得外面的人事物找你麻煩。如果你心裡沒有麻煩,外面沒有什麼可以找你麻煩。你懂得這個道理,知道自己是問題的一部分,才能真心放下。

四祖道信大師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現象境界沒有好、不好,好、不好是從你的心起出來,你給它定義的。若是不給現象強加定義,妄想就起不來。你要是去定義它,你就有煩惱,就隨境遷流。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