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上山路,須問過來人- 5

October 3, 2023

大乘菩薩道講眾生皆有佛性,修行重點是把無始無明破掉,呈現出佛性。雖然開悟回歸到本來,不一定能夠了分段生死,除非徹悟破無始無明,再繼續用功把見惑、思惑完全斷掉,才能了分段生死,所以大乘菩薩道的修行一樣是要破掉、斷掉一念無明。

大乘佛教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眾生皆有佛性,破無始無明,呈現出本心、本具的佛性,依不生滅性為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離開這樣的知見,縱使講經、說法、持咒、念佛,什麼都有,還是外道。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聽不進去。為什麼?因為已經依自己所信的修了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於一輩子,甚至過去生已經是這樣修,現在聽師父這樣講,就覺得自己長久以來的努力都落空了。有居士聽到師父講這些道理,就問:「那我以前都修錯了?」本來就修錯了。要是修對就應該開悟了,就應該有神通、福報、定力、智慧。如果都沒有,還認為自己修對,對在哪裡?這是嚴肅的問題。這樣講也許會得罪很多人,但是師父必須實話跟大眾講清楚,這是師父的責任。

這裡講一個公案。就禪宗的說法,世尊入滅後的二十多年,就由迦葉尊者主持僧團,迦葉尊者在一百多歲時把衣缽傳給阿難尊者,當時阿難尊者已經八十多歲了。有一天,阿闍世王跟阿難尊者講:「我無緣親自見到佛陀和迦葉尊者最後一面,希望阿難尊者將來入涅槃之前要慈悲告訴我,讓我有緣瞻仰您的最後一面。」阿難尊者就答應他。在阿闍世王的護持之下,阿難尊者宣揚佛法度眾生,正法因此得以傳開。

在阿難尊者一百二十歲那年,有一天他來到一片竹林,聽到一個比丘正在念一個偈子。印度當時文字不那麼普及,法師大都是依口耳相傳、背誦的方式來記經典。阿難尊者聽這個比丘念道:「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如果人活到一百歲,沒有見過水老鶴這種水鳥,倒不如生一天而能夠看到水老鶴。阿難尊者一聽,就感歎佛陀的正法竟然破壞地這麼快。眾生的煩惱惡業很難斷除,每天講的、想的、做的都違反聖人的教法,不但沒有智慧,反而跟煩惱、愚癡相應。

阿難尊者很慈悲地告訴這個比丘:「你所念的偈子不是真正佛的教法,萬萬不可依此修行。」並且跟他開示:「世上有兩種人會譭謗佛法:一種就是廣學多聞,卻不信佛所說的話,反而生邪見的人。另外一種則是不了解佛法的深意,便顛倒妄說、以訛傳訛的人。這兩種人都是謗佛,不但耽誤自身的法身慧命,也很難幫助人離開三惡道之苦。我現在告訴你正確的偈子: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這個比丘聽了,就回去跟他的師父講阿難說的話。他師父就講:「阿難已經老朽了,記憶力不好,智慧衰退。他講的多半是錯的,你還是按照我教你的用功。」這還是在佛滅度後沒有多久,那我們現在的佛法呢?佛法不可做人情,佛法是要讓人了生死,是人天的明燈、慧炬,豈是宵小可以盜用的?

阿難尊者後來又聽到這個比丘念誦錯誤的偈子。這個比丘就是附佛外道,知見偏差,自以為在修行,以為是依照佛所教、依照經典,但就是心外求法。阿難聽到他又念錯,就過去問他原因。他就說:「我的老師告訴我,尊者您已經老了,講的是虛妄的,叫我還是依照他教的念。」經過這件事,阿難尊者很感慨:「我親自為他們宣說正法,他們卻寧可相信邪知邪見。」他想到佛所傳的正法那麼快就要消失,就很感歎痛惜:「世間萬法無常,佛陀和諸聖賢已經入滅,剩下我一個人處在這個黑暗恐怖的世間。世間的邪見這麼興盛,眾生愚癡,譭謗如來的法,斷絕正教,未來將永遠沈沒生死,墮在三途中,於無量劫受種種苦惱,怎麼不令人哀憐呢?」阿難尊者就覺得世間不可久住,應該要入涅槃。

阿難尊者因為跟阿闍世王的約定,便來到摩竭陀國,要把自己將入滅的事情告訴阿闍世王。結果他被擋在王宮前,因為守衛說阿闍世王在午休,他就讓守衛跟阿闍世王傳達這個消息。沒多久,阿闍世王突然從夢中驚醒,侍衛就把阿難尊者來訪的事情告訴他,阿闍世王一聽就昏倒了。等阿闍世王醒來就嚎啕大哭,心中升起大憂苦,哭著說:「可悲!這世間具有大智慧,能夠啟發眾生慧命的聖賢轉眼間就要入滅,離我們而去。今後有誰能夠度脫三界眾生,免於生死苦惱的煎迫呢?」

向下文長,復再來日。

~ 毗盧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