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詩偈所顯之意即詩境,詩境即意境,意境即心境,心境即證境。
禪宗詩偈即當下證境證量,非攀緣境意,非詞藻堆砌,非佛法禪宗公案文字抄襲構思,非騷人墨客愛恨情愁之抒發。
心境,證境無形相,故以境顯心,啟示學人,故詩偈乃標月之指也,非世間情慮緣境所成。
詩偈能對杖亦可不對杖,其要者乃必出於對心性體證而與當下所證顯之不二覺空而來,非思慮之所成也。故禪詩偈乃當下清淨本心之寫實也。
夫禪宗詩偈,不僅要安住本心,更須知切體切相切用,切理切事,切心切境,切覺切空,切性切相,無有三心四相,方不落緣境之世俗語也。
昔時:天台德韶禪師有一首偈頌曰:「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法眼文益禪師聞曰:即此一偈可起吾宗也。
故知詩偈非捏目作怪,更非憶想情境,此即是所謂,證禪心而機鋒流露,契涅槃寂滅而示夢中空花水月,以偈演心,以境顯證,實非兒戲。
聽吾偈曰:
華嚴十方通,
無一分外紅,
若問端的意,
心外斷行蹤。
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