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陰身 讓死亡和投胎不再神秘!

December 7, 2021

認識中陰身

生命是短暫的,世界是無常的。在這個人世間,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死亡是每個生命都無法避免的事情。受中國傳統文化和風俗的影響,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死亡是非常忌諱提起和談論的事情。但是這並不能打消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和疑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是千古以來困擾著人們的一個難題。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死亡並非生命的終點,而是今生與後世的一個轉折,那麼,人死以後是何種狀態?如何投胎?今天讓我們共同揭開死亡與投胎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中陰身

人斷氣後,神識脫離軀殼,至轉世投胎前的這段時間稱之為「中陰身」。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壽命已盡,後陰未至意謂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後皆有中陰身。然大善大惡者則無。一人生前積極行善,認真修行,對三寶及凈土深具信心,斷氣後毋需歷經中陰階段,剎那間往生極樂。升天及下地獄者亦等同此速。

中陰身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據《俱舍論》卷十所載,死亡瞬間至來生出世之剎那(即投胎、入母胎內),其中間時段稱「中有」。因僅意識存在,並無實質肉體,乃由意識作主宰,幻化而來,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故稱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此時,四大之聚合恰與死時相反,與貪瞋痴相關之思想伴隨而來,風、火、水、地亦相繼到來。

中陰身處於善惡未判之際

此意生身與《華嚴經》提及佛十大身中之意生身大不相同。佛陀證得清凈法身,故其意生身乃隨願所生,隨其清凈之願力(至十方世界度眾)而生。眾生之意生身乃意識所成之身,形成元素為業力。彼已擺脫色身束縛,遠較生前自在。初往生時,靈魂甫脫離肉體,其舒適不可言喻。

此時神識往上飄浮,於己色身歷歷可見。故人亡故後,會流連於棺槨或病榻旁,觀看自己色身(近代西方科學家對「瀕死體驗」的研究與佛教記述幾近完全吻合)。此時善惡尚在對判,業力未形成,故極其自由。因其極輕靈、敏銳,故覺知力為生前七倍,有的甚至有他心通,可閱讀他人之心識。此段時間長短不等,或七日、十四日,乃至四十九日。

自肉體脫離而出之某種主體(神識),能對外界有所感應,並能自由自在移動至各處。多數體驗者脫離肉體時,欲由某處移至另一處,中間並無移動過程,只須動念,即可於瞬間抵達。即令有移動過程,亦可任意穿越牆壁及緊閉之門窗,乃至穿越他人色身。

眾生於生死迷茫,輪迴六道之中,無論其為胎生、卵生抑或濕生、化生,皆由身、口、意之善惡業所感得。行善感召至善道、為惡感召至惡道,業果如是,非何人所主宰。業即因果之總和,因果相續不斷,致有六道輪迴。由此得知,眾生之意生身為無明、業力及因果之綜合,唯因暫時擺脫肉身束縛,故得此神通自在。身歷此境,自不願受色身之羈鎖。

中陰身的身形體貌

欲界中陰,高約二尺,似五、六歲幼童,且諸根明利。縱生前為殘障或痼疾,中陰身時,則完美無缺,故祭拜時,亡者必然知悉。人甫斷氣,即具天眼,多遠皆可得見。故一上香,魂魄隨至。若非如此,民間所謂牽亡魂(召引亡魂),又何由牽之?

死前何以會昏迷?此乃因神識為肉體牽制,而感痛苦、昏迷。中陰身近似腦部神經系統,若神識脫離色身,神經系統作用全失。此際即無所謂「昏迷」。昏迷僅適用於生前。若斷氣,神識脫離肉身,何人前來探視均一目了然。如手術時不治,亡者於手術台即可知誰在身旁。神識飄浮於天花板上,俟遺體運出,亦尾隨而去。

中陰身時常希求,覓其出世因緣,尋查來世當生之處,故又稱「求生」,且因其為本有壞後,於次生之間暫時而起,故稱為「起」,壽命短者僅剎那之間耳!欲界、色界眾生方有中陰身。六道眾生之中陰身各不相同。據《大寶積經》所載,地獄之中陰形貌醜陋,面如焦炭

畜生之中陰似煙,無固定形狀,其生前即無定性、無意志力或因愚痴,故感得此。餓鬼之中陰形色如水,視其福報而有清濁之別。人天之中陰形如金色。色界(天界)之中有其色鮮白,以其具禪定功夫,心不混濁,故通體透明。至於無色界之中陰身,非凡夫所能了解。例如佛入涅盤時,無色界眾生亦哭泣,淚灑雨下,其中陰身系微細四大,非人間所能見。

菩薩示現中陰身

菩薩之方便中陰形體

證悟菩薩果或有修有證者,其中陰身系方便說,此乃欲救度中陰眾生而示現,形貌為一壯年,身量高大。因智慧高超,身形圓滿,綻放光明。菩薩欲入胎時,光明照耀百千俱胝之四大部洲,為智慧願力身,不同於凡夫之無明業力身。

中陰身的飲食

欲界中,有食極微細香氣之眾生,謂「乾闥婆」。意生身亦專食香味以滋養其身(因其有意識,故仍須飲食)。子孫祭祖時焚香,即此用意。起乩、拜神皆焚香,即因鬼神乃觸氣而飽,香為其飲食。父母亡故後焚香祭祀,其所食非所供之飯,乃是食供品及香之氣味。焚香亦有等級區分,較無福報者食惡香,縱好香現前,亦無福消受;福報深厚者食好香。若焚好香可感得善神食用,點惡香多感得鬼道眾生前來。

中陰身業力強、速度快,具最疾之業通。其本具定力、神通力、意志力、願力及威德力,然一旦決定投胎之處,此五力旋即消失。以其隨念而走,起何念即投胎何處,故念念應注意自己起心動念。念清凈之佛國土,即轉生蓮花內。生死關頭最為緊要,遇善緣則生善道;遇惡緣則墮惡道。故陽世眷屬,當設大供,供養三寶,仗三寶之威光以資神識,往生善道,或轉讀世尊所說經典、持念佛名,仗佛力令亡者離諸惡道。

中陰身的壽命

中陰身之壽命,每七日為一周期,亦即中陰身每七日內皆有可能轉世一次。故每七日需為亡者誦經、做七或拜懺、念佛,以增亡者之福,期令投生善處。若亡者善根深厚,或可藉念佛功德得度,往生極樂世界。然所謂七日一周期之壽命,亦為一概略數字,非必定如是。有斷氣後三、四日即轉世,然亦不乏逾經月未投胎者。

七七四十九日後尚未投胎,倘未藉任何善根之力,則會淪為鬼道。民間有「牽亡魂」之習俗,若已亡故三年五載,仍可牽出亡魂,即表此人已落入鬼道。因中陰壽命最多四十九日,於此期間未能轉世投胎者即化為鬼,極難超生。

以因為已經屬於另一道,既已形成固定生命形態,欲由此模式轉換為另一模式,殊屬不易。故應於亡故之四十九日內,積極做種種功德。然此為亡羊補牢之作法,若欲正本清源,實應於平日即早作準備,精勤不懈,行善布施。莫俟往生後由子孫代做,所得利益相去甚遠。

現代科學研究

西方生命科學近代於瀕死體驗研究中,發現那些「死後」又活過來的具有瀕死體驗的人,所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見佛見仙者有之,見閻王鬼怪者亦不乏其人,足見各人死後所至之處,非同一世界。

庫布勒.羅絲認為:「瀕死患者所體驗者非死後世界,乃是自生至死之移動過程。就物理學而言,所謂「存在」,必以客觀、普遍為原則,然就心靈世界而言,存在毋須此二要件,但凡由主體所創造者,乃是一種主觀之存在,故其所謂之「現實」,亦為主觀之見解。瀕死體驗之現實性,乃體驗者自行創造,是以其內容亦因人而異,自是理所當然。」

科學家認為:「假設死後世界確實存在,則此世界恐非單一、單調的世界,而是與現實世界相同,充滿多樣性的世界。」是以中陰身所歷之境,實為自己業力所感,即可由此得證。

中陰身轉世

中陰身投胎經過

中陰身階段的前二十一日,亡者於生前之記憶仍極鮮明,故為其做功德最能獲益。此後業力形成,較難超度。據云,中陰身每七日皆需重歷死亡時心境,安詳而逝者,重現安詳心境,反之亦然。眾多中陰身聚集於男女交媾處,尋求有業緣之父母投胎,其中或有一中陰身遂其所願,余者則絕望而死。然此死生,乃彼無明心中所現之生滅相,非世俗之生死。

因急欲投胎,中陰身必選擇看似安全地方前往,然因迷惑,輒視善生處為惡生處,視惡生處為善生處,或聞迷人歌聲、親人呼喚,終被誘至三惡道。中陰身為業風吹至父母交媾處,以宿世業緣,遂生強烈執著。若喜愛母親,對父親欲取而代之,則轉生為男眾,反之,則轉生為女眾。或問:「試管嬰兒未見父母交媾,何以投胎?」殊不知,精卵和合,即可牽引神識去投生。